欢迎来到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医教协同、集成整合、创新转化----厦门培训学习体会
来源:人事处 作者:人事处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5-12-27 14:20:12
A A A

       医教协同、集成整合、创新转化

                                         -                                                                           ---厦门培训学习体会 

付小卫、范文涛、华瑛

 

2015年12月11日-13日,我们赴厦门参加由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全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才培养研讨会

 

会上,上海市卫计委张堪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齐忠权教授、中山大学戴冽教授等专家,分别就“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卓越医学教育与能力主导的创新医学人才培养”、“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厦门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教育的改革与探索”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报告。最后,我们参观了厦门大学医学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和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通过本次学习,大家受益颇多,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深化院校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建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与卫生计生行业人才需求的供需平衡机制

根据国家和各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需要,相应的行政部门研究制定全国和本地区范围内,不同层次各专业人才需求规划计划。根据不同地区和专业人才需求,结合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教育资源现状,行政部门会同高等医学院校,科学调控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及专业结构对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或教育资源不相对不足的地区和高等医学院校,调减招生规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支持,缩小区域、院校和学科专业之间培养水平的差距。总之,通过加强对医学院校设置、区域布局、专业结构、招生规模、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宏观调控达到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与卫生计生行业人才需求的供需平衡机制的目标

2.深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改革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完善以素质和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严格临床实习实训管理,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3.推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

逐步扩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快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5年起,所有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其临床培养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入学前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相关本科学历报名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内容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2015年起,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调整为“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入硕士生学习阶段时,纳入招生单位当年硕士生招生计划及管理。在招生计划管理上,对招生单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予以积极支持。

4.探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进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或高等医学院校,组织开展“5+3+X”(X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需年限)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改革创新八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举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医学院校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培养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二、建立健全毕业后教育制度,培养合格临床医师

1.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落实《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及培训过程管理,严格培训考核,不断提高培训能力和培训质量,积极扩大全科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的培训规模。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确保培训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未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须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临床医师,可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并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2.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积极研究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培训对象、专科设置、培训标准、培训基地、培训师资、考核监督、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统一制度安排,并做好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衔接,完善政策、稳步推进,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符合条件应参加培训的临床医师均接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3.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2011-2020年)》,作为过渡期的补充措施,面向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培养高职(专科)起点的“3+2”执业助理医师,提高基层适用人才教育培训层次,努力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三、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提升卫生计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1.开展面向全员的继续医学教育

以岗位职责为依据,以个人实际素质能力为基础,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通过适宜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全体卫生计生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全体卫生计生人员的职业素质能力。

2.优化继续教育实施方式

加强培训工作的统筹管理,充分利用高等医学院校、医疗卫生机构教学资源,发挥卫生计生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创新教育模式及管理方法,将传统教育培训方式与网络、数字化学习相结合,加快课件、教材开发,提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便捷性。

3.强化继续教育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

集成各类优势资源,探索完善多元筹资机制,构建专业覆盖广泛、区域布局合理、满足各级各类卫生计生人员培训需求的继续教育基地体系。鼓励优秀卫生计生人才承担继续教育教学工作,加强项目负责人和教学骨干培养,重点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全科医学师资,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四、厦门大学办学思路创新

1规范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设立由院长主持的院务会,研究决定学校的发展规划、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对外合作与交流等各项重大决策,并负责评估、监察学校的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学校设立学院办公室、传媒中心、招生办公室、实习与就业服务中心、教务部、教学与科研促进部、教育技术服务中心、对外交流与合作部、IT服务中心、学工部、团委、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资产与后勤管理部、党群工作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实验教学与工业训练中心等一系列相关部门,负责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学校实行院、系二级管理,各系主任、副主任由院务会讨论决定后,由院长聘任。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运作。

2.树立面向市场的办学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和高速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飞速发展,逐步走向世界背景下,人才市场需求多元化的产物。学院应当直接面对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多选择、多变化的个人发展诉求。面向人才市场办学、通过市场谋求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办学理念。坚持立足市场需求来确立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坚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原则,切实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一流的教育与服务。

3、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的核心工作是培养人才。对人才要素的界定和需求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同步加剧,知识化与信息化的全面展开。这一时代特征是我们确立科学的培养模式的根本立足点。人才培养的根本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应着力于加强学生能力(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人才培养应当努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需要(即复合型的、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适应学生个人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如求职、深造和留学等需求)。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归纳为12个字: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

4建构新型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基于这一考虑,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人才市场的多元需求。在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块、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依照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设置了3大教育模块:即技能教育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以往僵硬的课程体系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为学生预先设置了过多的必修课,从而使学生失去了依照自己兴趣和目标选择课程的空间,同时也使学生失去了为自己设计人生道路,并为此选择实现路径的锻炼机会。大幅度增加选修课,拓宽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掌握在40:60左右(不包括技能必修课)。为了改变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厦门大学设置了技能教育模块,有意识地加大了基本技能课和实践教学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5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实施者。高水平教学的提供和成功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努力聘用高素质的教师,建立一支高水平、重职责、有爱心的教师队伍。我们将努力以三种形式来建构教师队伍:一是不拘一格,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种专业人才,包括刚退休的教授,组成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二是充分利用了厦门大学丰富的教师资源,经严格挑选,聘请一批年富力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在职教师,形成我们的兼任教师队伍;三是面向与学校开设的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到学校开设系列讲座,形成我们的特色教师队伍。

6落实创新务实的学生工作

做好学生工作,不仅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也是在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厦门大学为全体新生量身定做了一份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想法。推出一个名为“谈心日”的活动,每周安排一天,定期接待需要特别心理服务的同学。举办主题为“如何经营大学时光”活动周的文化活动,内容包括校史讲座、优秀学生代表经验讲座、“我的大学生活”征文比赛和系际友谊赛等。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踏入大学征程,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加强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增强整个学校的集体凝聚力。同时,厦大也希望这些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自身定位的思考,使他们较好地融入到嘉庚学院的办学理念中去。

 

校内链接

校外链接

电话:029-38185092

邮箱:shanxitcmjsfz@126.com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2015 陕西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