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对于大多数的毕业生来说比较向往大学校园的生活,向往它的“安逸”和“稳定”。对于我来说也不例外,毕业后非常之幸运地应聘到了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师岗位,但在真正的步入校园、备课、再读教材、准备课件、走上讲台、站住讲台、走下讲台、课后反思之后,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体会。教育,其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教育更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亦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而这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配合实现。教师仅凭三尺讲台、三寸不烂之舌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培育出一批批、一代代优秀人才。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从一个“青椒”蜕变成为合格的大学教师。
一、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成就学生
一个人想要进步,一定要看清楚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回想自己受教育这20多年,几乎都是“灌输式”的授课教学。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程度不高,而仅仅是靠着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现在自己也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份子,我想一定要对自己定位明确,补齐短板。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单边活动”,更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双方互动”或“多方互动”。老话说的好,一位教师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而当下的大学生们面对着种种“信息诱惑”,教师更多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课堂”,只有这样才能考虑“如何给”或者给予“半桶水”或者更多呢。这对于青年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提出的巨大的挑战。不是谁都可以当个好老师!对于新入职教师来说,更应树立正确积极的专业理念,培养高尚良好的师德修养、学术规范与心理素质,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切实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能力;逐步实现“我教你”→“跟我学”→“我们一起学”教学模式的转变。
二、转变教·学作风,在融合中求发展
对于具有临床背景的研究生来说,《解剖学》既属于基础课程也是“桥梁”课程,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对前言知识有一定的敏锐性自然不成问题,但缺乏教学经验、缺乏对课堂的有效“控制”、缺乏对学生的关爱。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高校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对教育事业有理想信念、对教学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科有扎实学识,对学生更要有更有仁爱之心。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一定提前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严谨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制作课件、撰写讲稿;对于课程设计一定要做到反复推敲、演示,认真研究设计中的每一个问题,是否会引起学生的有效回应,是否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提高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这关乎到一批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应该通过自身学习研究,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方面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带领促进其他教师共同发展;这对青年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首先,青年教师要结合学校学科的发展对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根据发展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和师德水准,注意知识和能力的个性化发展。
其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业务知识培训,认真接受专家的指导、同事的帮助,过后还要认真写好总结反思,做好自身的知识积累。因为一个骨干教师的成长,是要通过专家的引领、同事的帮助,自身的反思才能成长为骨干教师的。
再次,积极地和校内校外的优秀教师探讨,汲取好的教学经验,做到取长补短;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做到扬长避短。
最后,强化自我意识,在自身获得不断提高的同时,认真做好其他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使学校其他教师获得共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三、心怀教·学,做卓越老师
大学的好老师从来都不是自然生成的,要想成为一名好的老师应当有一种自觉的动力:良心、操守,甘苦自知;应当具备追求卓越的精神:潜心钻研,因为教学是需要研究的和精心准备的;应该做到爱岗敬业:始终对教育事业有兴趣、始终对教育事业有思考;应该不断实现事业的升华: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教学是一个功夫活,还应当做到精雕细琢,因为它讲功夫,贵在耐心,持之以恒。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教学”新内涵,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有亲和力,创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互动式学习;有感染力,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易于理解;让课堂有吸引力,倡导理性课堂、通俗教学;让教学富有生命力,一定重视课程改革的设计创新。
四、教·学助我,成就卓越
在课余时间与教研室的前辈教师们交谈中,仿佛看到了他们那个年代的不堪,但是他们的老师也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教学,更没有被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压垮,反而更加激发了前辈们的学习热情。而我也似乎理解了前辈们的不易、理解了他们的呕心沥血、理解了他们为祖国教育事业的默默付出。国家因教育而强大,国民因教育而文明。作为青年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深刻体会肩上责任、压力,内心深切感受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指明了,做学问必须有一种谦虚、博学、慎取、精授的态度和思想,教育青年教师博览好学,在独立的判断力的基础上去其糟粕,精取,微取;以此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注重日积月累,再以此为基础,方可授教他人,不致道听途说误人子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当中,青年教师应将牢记教师之天职,以身垂范,尊重课堂、尊重学生、尊重教育;培养富有责任心的大学生、有情怀的大学生和有品位的大学生;未来教育教学工作千头万绪,教学技术各方面的改进工作都很繁重,时不我待,时不我予,要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祖国的伟大教育事业中,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成就一批批卓越的学生。
(基础医学院 葛尧)
电话:029-38185092
邮箱:shanxitcmjsfz@126.com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