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陕西中医学院“百名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学术带头人、十大名师、骨干教师遴选工作安排意见
来源:人事处 作者:人事处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3-06-20 11:44:14
A A A

   实施“百名人才工程”,是落实人才兴校战略,积极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主要举措。现根据学校“百名人才工程”人才及团队选拔实施办法,就特聘教授、学术带头人、十大名师、骨干教师遴选暨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观摩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一、推荐遴选条件

校级特聘教授、学术带头人、 “十大名师”和骨干教师推荐选拔条件依照《2012年陕西中医学院“百名人才工程”人才及团队选拔实施办法(试行)》【陕中院党办字(2012)第27号】执行。

二、推荐评审办法与程序

本次特聘教授(团队)、学术带头人、第二届“十大名师”及骨干教师的推荐选拔工作,在申报、资格审查的基础上,按下列程序进行:民主推荐、专家组评审推荐、校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评审(公示)、院务会议研究、党委会议审定。

1、特聘教授及其团队、学术带头人推荐评审程序

1)个人报名、院系部推荐。

2)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条件资格审查。

3)民主推荐:一是申报人资料上传到人事处网页“百名人才工程专栏”供推荐人评阅;二是召开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学校正高职人员及教研室主任会议,集中打分推荐。得分排列末位者不进入下一环节评审。

4)专家组评审:申报人提供PPT资料答辩,由专家组按照申报材料及答辩情况打分评审,按得分高低排名后提交下一步研究。

5)领导小组研究:领导小组综合研究评审情况并制定校学术委员会评审名额。

6)校学术委员会评审:依照条件和申报材料,按领导小组研究的名额等额产生评审结果。

7)公示3天。

8)院务会议研究,党委会议审定。

说明1:(1)特聘教授及其团队按条件遴选,原则上同一学科特聘教授及其团队不超过2人(个);(2)团队是自然形成的研究团体(如已开展工作的各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研究所、研究室等),其申报材料中的成果应与团队主要成员(前5名)有密切的关联性;(3)团队核心成员(前3名)的成果,不应在2个以上申报团队中出现;(4)本次计划遴选特评教授及其团队不超过16名。

说明2:本次计划遴选学术带头人16名左右。

2、第二届“十大名师”推荐评审暨教学观摩程序

1)个人报名、院系部推荐。

2)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条件资格审查。

3)民主推荐:申报人资料展示同上;教学展示,每人15分钟。学校领导小组成员、正高职人员及教研室主任打分推荐,得分排列末位者不进入下一环节。

4)专家组评审:申报人提供PPT资料答辩,由专家组按照申报材料及答辩情况打分评审,按得分高低排名后提交下一步研究。

5)领导小组研究:领导小组综合研究评审情况并制定校学术委员会评审名额。

6)校学术委员会评审:依照条件和申报材料,按领导小组研究的名额等额产生评审结果。

7)公示3天。

8)院务会议研究,党委会议审定。

说明:本次计划遴选十大名师4名。

3、骨干教师推荐评审暨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程序

1)个人报名、院系部推荐。

2)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条件资格审查。

3)院系部推荐由各院系部组织申报人进行教学能力测评,院系部全体教师打分,按学校规定的名额排序推荐,其中排列院系推荐前列<推荐名额在十人以内的第一名,在十人以上的前2>的列为下一环节的优先推荐对象。

4)专家组推荐:由学校领导小组成员、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教学督导专家和教师代表组成教学考评组,各院系部推荐的骨干教师人选按学科分组进行教学展示(参赛要求附后)。各组按分配的名额(总额50名)产生校级骨干教师推荐人选,同时由各组组长根据竞赛表现将前10名作为2013年“教学标兵”人选予以推荐。

5)领导小组研究:领导小组综合研究评审情况并制定校学术委员会评审名额

6)校教学委员会评审:依照条件及申报材料,按领导小组研究的名额等额产生“骨干教师”和2013年“教学标兵”评审结果。

7)公示3天。

8)院务会议研究、党委会议审定

说明:(1)申报人应担任学科主干课程主讲教师(承担有关课程计划学时的60%以上)5轮以上;(2)本次计划遴选骨干教师50名左右。

三、几点说明

1、所有的民主推荐环节及评审环节,学校纪检委等部门全程参加监票、计票工作。

2、申报人所提供的材料应真实可靠,如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评审资格。

3、十大名师的教学展示、骨干教师的教学竞赛环节,作为学校教师培训提高的活动之一,要求学校所有中青年教师全程参加,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考勤。

4、特聘教授(团队)、学术带头人、十大名师申报材料上传网页供推荐人评阅。

5、工作进度、答辩PPT格式、骨干教师教学展示要求、各院系部推荐骨干教师名额及符合申报条件的各类申报人名单附后。

 

 

 

2013618

附一:工作进度

时间

内容

备注

2013618-28

安排布置;特评教授(团队)、学术带头人申报材料上网;推荐人评阅

推荐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学校正高职人员及教研室主任

201371-12

推荐人评阅

 

各院系部骨干教师教学比赛与推荐

院系部全体教师参加

2013713-15

特聘教授及其团队、学术带头人民主推荐会,十大名师教学展示及民主推荐会

推荐人参加推荐;全校中青年教师全程参加教学观摩

骨干教师教学展示与考评推荐

考评组专家;全校中青年教师按学科分组全程参加观摩

2013716-17

领导小组研究、专家组评审

 

2013718-19

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评审

1、特聘教授及其团队

2、学术带头人

3、十大名师

4、骨干教师

 

2013719-21

公示

 

2013722-23

院务会议研究、党委会议审定

 

 

附二:申报特聘教授、学术带头人、十大名师答辩PPT格式要求

每人准备5张左右PPT,简明扼要,可阅读性强。其中第一张要说明申报的人才项目名称,符合文件条款(主要业绩)情况;第2张为特聘教授团队主要成员介绍(其他不要求);第3~4张为申报人其他主要业绩展示;第5张为今后工作计划。

附三:申报骨干教师教学展示要求

1参赛教师比赛前3天提供5个拟讲题目供随即选择;(2)所讲授内容应与正常教学进度一致;(3)统一以PPT与板书相结合形式讲授,每人15分钟。

 

附四:各院系部推荐骨干教师名额分配表

 

单位

申报人数

推荐人数

备注

社会科学部

3

2

 

基础医学院

20

14

 

第一临床医学院及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

23

14

其中: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6人推荐4

第二临床医学院及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6

4

其中:临床医学系4人推荐3

药学院

20

14

 

针灸推拿系

3

2

 

护理系

3

2

 

医学技术系

7

5

 

英语系

4

3

 

人文科学系

2

2

 

公共卫生系

5

4

 

合计

95

66

 

 

附五:符合申报条件的各类申报人名单

申报特聘教授及团队

基础医学院:王小平、孙理军、邢玉瑞、张 红、周永学

    院:王昌利、宋小妹、张恩户、侯建平、唐志书、郭东艳

针灸推拿系:王瑞辉、刘智斌

第一临床医学院: 力、刘德玉、贺丰杰、赵晓平

第二临床医学院:

申报学术带头人

基础医学院:于远望、张 琪、李翠娟

    院: 岗、胡本祥

针灸推拿系:张卫华

医学技术系:杨晓航、席孝贤

人文科学系:李亚军

临床教学部:王亚丽、闫咏梅、杨利学、袁普卫、崔晓萍、第五永长

申报十大名师

于远望、王昌利、宋小妹、张恩户、董正华、邢玉瑞

申报骨干教师

社会科学:张亚军、张雪玲、史新阳

基础医学院:文颖娟、方 艳、王旸、王孟琳、王倩、田丙坤、乔文彪、关建军、吕庆莉、应小平、张晓芹、张景明、李军、林洁、范妤、胡灵芝、党琳、晁旭、曹兰秀、韩洛川

药学院:卫昊、卫培峰、王小平、王薇、邓翀、史亚军、白吉庆、刘继平、

孙静、张丽华、张拴、张涓、李娜、李瑾、欧莉、苗彦霞、胡锐、赵鹏、郭惠、颜永刚

针灸推拿系:何玲、杜旭、郭新荣

护理系:王国全、刘芳、黄丽群

医学技术系:于勇、王萍、叶峥嵘、肖迎聪、环诚、郑运松、葛黎新

英语系:史文君、田杨、陈飞亚、董娜

人文科学系:罗桂华、徐化

公共卫生系:马娟、刘启玲、辛宝、齐宝宁、张颖

第一临床医学院:王用峰、王克穷、任艳芸、许鹏光、张玉勤、张育军、张慧、李毅、苏衍进、杨锋、陈梅、周海哲、范文涛、郝阳泉、柏鲁宁、惠建萍、董盛;王礼凤、李小会、郑旭锐、谭颖颖、全建峰、谭从娥

第二临床医学院:王永刚、朱丽红;方瑜、闫平慧、张淑珍、郭建队

校内链接

校外链接

电话:029-38185092

邮箱:shanxitcmjsfz@126.com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2015 陕西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