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陕西中医学院2012年度教职工考核工作安排意见
来源:人事处 作者:人事处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3-01-09 09:33:22
A A A

2012年是我校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全校上下在总结60年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各部门、各单位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为契机,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全身心投入到学校内涵建设工作之中,积极实施六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根据陕教人【201234号《关于做好2012年度事业单位各类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2012年机关各部门、学校各单位及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安排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考核工作的领导,成立陕西中医学院2012年考核领导小组:

  长:王秉琦  周永学 

副组长:史保国

  员:蔡国良    力 王瑞辉  刘智斌  第五太卓

党委院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人事处、纪委、工会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由党委组织部、人事处分工负责。

二、考核的方法与类别

(一)校领导的考核

按照上级文件规定执行。

(二)机关部门及院、系(部)的考核

1、先进机关部门(直属单位)考评要点

1)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部门工作。

2)全面完成年度内各项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并且在工作中有创新、有突破,在学校重点工作中做出贡献。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年度内工作受到学校及上级肯定。

3)部门领导以身作则,团结一致,思想解放,工作大胆、组织有方;职工团结、工作协调,群体凝聚力强。具有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4)树立全局观念,工作积极主动,与有关处室密切配合协作,工作不推诿、不拖拉,不误事。

5)部门内部管理好,讲工作实效,具有科学、规范的处室管理制度,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6)全身心为教学、科研、临床及广大教职工服务,在机关作风建设中取得明显成绩。恪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文明形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言谈、举止、行为上文明礼貌。处室工作环境卫生整洁,人际关系和谐。

7)坚持管理、服务育人的办学方向,工作讲究方式、方法有创新,教职工、学生反映好,工作效果好。

8)遵守国家的法制和法纪,遵守校纪校规,严格按制度办事,坚持廉洁从政,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工作务实,公道正派。部门无违纪现象和以权谋私等问题,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9)遵守工作纪律,维持工作秩序,上班不迟到、早退,不串岗,各科室出勤率达90%以上。

附属医院、直属单位等参照执行。

2、先进院(系、部)考评条件

1)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院(系、部)工作。充分发挥党总支(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争先创优活动和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上取得成效。

2)全面完成年度内各项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并且在工作中有创新、有突破,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在学校重点工作中做出贡献。

3)院(系、部)党政领导团结一致,以身作则,思想解放,工作大胆、组织有方;教职工团结、工作协调,群体凝聚力强。具有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4)教学方面:领导重视,教学工作地位突出,有完整、规范的学期及年度教学工作计划、检查及总结;教研室活动及教改活动开展好,取得上级教学奖励,无教学事故。

5)学科、专业及课程建设方面:学科队伍结构合理,学科梯队完备,教师具有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优秀教师传帮带工作有成绩,有精品课程,有重点专业(专科),教师积极参加全国教材编写,注重实践教学,获得教学成果。专业特色明显,培养目标明确,有完备的质量监控体系。

6)科研方面:注重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及成果申报。科研项目多,发表学术论文多,出版专著多,科研成果明显。

7)教书育人方面: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关、人才观,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自觉开展教书育人。获得教学竞赛、教书育人、师德等奖励。

8)学生工作方面:领导重视,管理队伍健全。研究生及本专科生专业思想稳定,学风良好,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广大学生积极向上,身心健康;毕业生四、六级英语通过率高,考研率高,就业率高。无稳定安全问题发生。

9)全单位教职工遵守工作纪律,上班不迟到、早退,出勤率达90%以上。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3、先进机关部门、先进院(系、部)考核办法

1)机关各部门、各教学院(系、部)在认真总结2012年工作的同时,向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提交书面的年度工作总结。

2)机关各部门(直属单位)、各院(系、部)以书面的形式在机关部门和各院(系、部)中分别推荐2个先进部门(院、系、部)。经校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后,报校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各确定5名先进候选部门(院、系、部)。

3)列入先进候选部门(院、系、部)的负责人,在处级干部个人述职后,汇报部门(院、系、部)工作业绩,时间为5分钟。参加人员为校领导、机关部门负责人及院(系、部)党政负责人。

4)由校领导及机关部门负责人、各院系部党政负责人,结合候选先进部门(院、系、部)工作业绩,书面推荐1个先进机关部门和1个先进院系部。

5)校考核领导小组根据推荐情况研究决定我校2012年度先进机关部门和先进院系部。

(三)处级干部的考核

处级干部年度考核采取分层次量化打分、按权重综合计分、按系统排队的方法进行。

1、量化打分标准

项目

总分

分数

25

20

15

20

20

100

 

 

 

 

 

2、考核及量化打分办法

1)处级干部年度考核按三个层次进行。

基层评议。各教学院(系、部)、图书馆、后勤保障处、制药厂、附属医院的处级干部在本部门教职工大会上进行述职,由参加会议的教职工根据处级干部述职情况、全年政治思想和工作情况量化打分,按30%比例计入总分。其他机关部门处级干部基层评议分为院(系、部)教职工代表评议和机关代表评议两部分,各占15%比例计入总分。院(系、部)教职工代表评议机关处级干部打分人员范围为科级干部、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机关各处级部门职工人数在5人以内指派1人、6人及以上指派2名代表参加述职大会打分。

处级干部评议。召开处级干部述职大会,由正处级干部、主持工作的副处级干部进行大会述职(每人不超过5分钟);其他副处级干部提供书面述职材料(不超过2000字),不进行大会述职。处级干部相互打分,按40%计入总分。

校领导评议。校领导根据处级干部德、能、勤、绩、廉方面的情况和所在部门、单位工作情况进行评议打分,按30%比例计入总分。

处级干部年度考核最后得分=基层评议打分×30%+处级干部打分×40%+校领导打分×30%

2)处级干部年度考核优秀档次的确定和名额分配

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分系统排序,按最终得分和该系统优秀名额由学校党委研究确定,优秀名额比例按20%比例掌握。

机关部门:38人,优秀名额8人。严建会  缪峰  王国栋  曹彩霞  赵利琴  康亚国  赵娴  年亚贤  杜国辉  韩会玲  李哲  刘君民  唐志书  屈榆生  王莉  闫平慧  于远望  袁普卫  王亚丽  杨晓航  李军  杨文潮  王继元  陈震霖  李景山  程虎印  张养生  郭民生  马亚民  韩永进  白兵学  吕明  张培茵  赵争胜  白吉庆  贾红声  杨景峰  王新安

图书馆、后勤保障处、制药厂:6人,优秀名额1人。邢玉瑞  陈勇  王继承  陈亚龙  曹林林  韩志武

教学院(系、部):38人,优秀名额8人。张雪玲  杜义朝  张红  孙理军  马学文  史传道  董正华  李永峰  第五永长  王中文  黄广平  殷鑫  张效科  韦永红  贺丰杰  侯俊明  黄峰  崔九成  王昌利  卫昊  王薇  焦俊英  张卫华  雷正权  王天恩  王瑞莉  蔺颖  权志博  丁延平  侯冠辉  李永安  张冬青  李亚军  赵天才  张颖  聂亚飞  聂根利  贺新怀

附属医院:16人,优秀名额3人。王建华  李联社 贺丰杰 于仪农  侯宝峰  昝强  崔晓萍  赵小平 杨长江 郑刚  董昌虎  刘继华  刘初春  张文岐  安县朝  李宏

3、计分办法

处级干部基层评议计分时,参加评议人员20人以下者,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21人以上者去掉2个最高分、2个最低分。机关代表打分去掉2个最高分、2个最低分。处级干部的打分去掉5个最高分、5个最低分。打分不能低于60分,不能打满分。

附属医院参加干部考核测评大会的人员:科室主任、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党支部书记。计分时去掉5个最高分、5个最低分,相加平均。

4、处级干部考核工作的要求

1)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领导小组的要求,与全校教职工考核同时进行。

2)处级干部的基层评议考核,机关由机关党总支负责,教学院(系、部)由各教学院(系、部)总支书记、直属支部书记负责,两所附属医院由附院党委书记负责。

3)处级干部年度考核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全体参评人员要本着对学校工作负责、对干部本人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对干部打分。

4)全体处级干部年度考核排名后3位的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者调整岗位,连续三年者调整工作。对于考核排名后3位者,次年不能提拔任用。

5)为了强化处级干部工作责任心,保证主要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上来,经研究,从2013年起,岗位在校本部的处级干部从事医疗工作每周合计不得超过8学时。寒假前处级干部将次年教学、医疗任务情况报党委组织部备存,党委组织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干部到岗尽职情况检查监督。

(四)管理科级及以下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的考核

依据陕中院党办字(2007)第19号《关于对全校教职工进行2007年度考核的通知》进行,优秀比例按12%掌握,具体见附表一。

三、时间安排

201317日前安排布置年度考核工作。各单位于2013113日前将考核结果报人事处;处级干部述职考评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考核程序

(一) 成立考核工作组织机构,制定考核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二)被考核人按照岗位职责要求,撰写个人总结并在一定范围内述职,填写考核登记表(16K,双面打印,详见人事处网页);

(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民主测评;

(四)部门主管负责人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根据被考核人平时表现和个人总结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初步意见;

(五)本单位考核工作机构在部门主管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六)本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考核等次,并将考核结果在本单位范围内公示;

(七)本单位考核工作机构将考核登记表送达被考核人,经本人签字后存入档案。

五、关于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申请复议的程序

教职员工在收到本部门按程序确定的等次通知之后,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复议。

六、考核工作中有关问题的规定

1、注重业绩:2012年年度考核,要根据本年度本人的工作情况及实绩确定相应的等次。结合我校2012年度的工作重点,尤其要把在学校内涵建设和学校重点工作中的表现和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2、分类考核:对新录用人员,在试用期应认真进行考核,但在年终考核时只写评语,不定等次,考核情况只作为任职、定级的依据;对调入人员的考核,调入后的时间由调入单位负责进行确定等次。其调入前的有关情况,由调出单位提供;单位派出学习、培训、援外的人员,由原单位进行考核;对军队转业人员,由转业后所在单位考核,转业前情况可参考转业时的鉴定,一般当年应定为合格等次;已退休而被返聘的人员,不对其进行考核,但可参加本科室或部门的考核评议工作;因病、事假累计超过半年的人员,不进行考核;停薪留职人员、因私出国未归、因调动工作而脱岗三月以上者,不进行考核;不接受组织分配的工作,私自在外经商、坐诊、行医、办实业者,不进行考核;被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人员,只进行年终考核,暂不写评语,不定等次,待问题查清后再行确定;对受警告处分的人员,在受处分的当年应进行考核,但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人员,在受处分期间,只参加考核,不确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按正常情况对待。处分解除时间为:受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的为一年;受撤职处分的为两年。处分解除后的当年确定考核等次。

3、暂缓考核与不合格:在年终考核中,对介于基本合格与不合格之间的人员,可以暂缓确定等次,给予36个月的告诫期,待告诫期满后,有明显改进的,可确定为基本合格;没有明显改进的,则定为不合格;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考核,虽经教育后仍不改的人员,所在部门可直接确定其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4、联评与考核归口:①党政机关(直属部门)采用联评方式,由党委院长办公室牵头。本单位人数在7人及以下的推荐1人参加联评,本单位人数多于7人的推荐2人参加联评;担任处级领导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按处级干部的有关要求进行考核。担任专业技术科室和教研室主任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均按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考核;临床教学部的临床教师由临床教学部负责考核;其余临床教师由所在院系(部)负责考核,附属医院提供工作表现材料。

5、附属医院考核:两所附属医院的处级领导,由学校统一安排考核。其他人员的考核,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参照本通知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提出考核办法,报学校审批后同步实施,考核结果由两所附院考核领导小组划出等次(考核优秀比例见附表一),报学校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

6、考核要求:年度考核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布置,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完成。

7、优秀表彰:考核的先进部门、先进院系(部)由学校授予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教职工,分别授予2012年度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予以表彰。

2012年度科以下考核人员统计及优秀名额分配.xls

 

年度考核登记表.doc

 

 

中共陕西中医学院委员会

  西       

二〇一三年一月三日

 

 

 

校内链接

校外链接

电话:029-38185092

邮箱:shanxitcmjsfz@126.com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2015 陕西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